苏柏亚的天空


  • Home

  • Archives

  • Tags

渐入佳境&照单全收

Posted on 2007-03-02   |   In 尘嚣杂感

渐入佳境

遥控爸爸买了几千股华电,卖了几百股鲁抗。两只股票都很争气,涨停,不枉我昨晚研究了一晚上。不过爸爸买的时机掌握得非常好,值得表扬。收市时光华电已经涨了八百多。高兴。

NL昨晚告诉我,现在澳洲特别好找工作。高兴。

越来越多妹妹开始留意我了。高兴。

一切渐入佳境。虽然晚了点,还是虔诚地许下新年愿望--财色兼收。

照单全收

有人在主页的留言本给我留言,写了很长。说了什么呢?表达他对我某些思想的不赞同(主要是《程序人生》一文),指出我的一些“盲点”,还问我对他的看法……思想是自由的,我从不强迫别人接受我的思想。何况,我的思想从来没有被很好地理解。所以,他不赞同我的思想,我没有任何意见。当然,我不否认我的思想有侵略性。两种甚至多种思想交锋,往往有一种占强势地位。我的思想往往占据极强势的地位,因此总有人认为我热爱给别人洗脑。错。凡事是相对的,你输给我,不代表我强,可能是你太弱。如果一定要说我爱灌输思想,那么我灌输的第一种思想就是:永远保持怀疑及独立思考的精神。这也是为什么《思考、学习以及做人》的第一、二篇是《思想的差距》及《思想思想的思想》。这两篇文章,隐含很多道理。人的思想是有差距的,对于差距太大的人而言,两个人之间不存在真正的思想交流,因为一个人看问题永远比另一个人深刻得多。他们之间更可能存在的是沉默、误解甚至怨恨。在思想交锋中处于弱势,除了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没有其它出路。当我被人驳斥得哑口无言,我会很高兴,因为发现自己在某方面存在不足。至于他指出的“盲点”,其实不是我看不见,只是立场决定了态度。完全没有原则和立场的人,身上几乎没有盲点,但那样的人不会是我。挺奇怪他为什么会问我对他的看法,我根本不认识他。了解一个人是困难的,随意评价一个自己还不了解的人是不负责任的,更不用说自己不认识的人了。这些是我的原则,知道的人不会问这种问题。最后他还说我“缺乏大将风度”,因为我的主页连句“欢迎光临”都没有。顶吾顺,咁都得,问你怕未。我的主站点和镜像站点的第一句都是“欢迎**苏柏亚的主页。”碰巧这位仁兄眼神不好,于是我无缘无故又多了一顶帽子。不过没关系,我照单全收。

07年2月28日

无知的暴力&恶棍

Posted on 2007-02-19   |   In 尘嚣杂感

无知的暴力

前几天来了几个新人。新人写一封邮件作自我介绍是惯例,巧的是,这次的几个新人都来自同一个学校: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F看完邮件,说不知道这个是什么大学。我说是华南理工大学。周围的同事听到了,个个都不同意。JD一如既往是那副自信的权威口吻:“这怎么会是华工?当然不是啦。”CF见大家都不同意,就有点蔑视地看看我,脸上挂着一幅难以置信的表情:“华工是这样的么?”我见这么多人否定,内心有点动摇。上网一查,确定是华工。我把网址发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看。他们看完个个不出声,像没事发生过一样。而我,就像被无故“围殴”了一顿。

实在很惭愧,自信败给了别人的质疑。明明是很简单的问题,别人对答案有疑问,我就马上动摇了。然而让我更加不安的是,身边这些人面对自己不确定的事情所表现出的那种“自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真担心自己被同化,不过幸好一起的日子也不多了。

恶棍

情人节前一天是我的生日,收到很多生日祝福,分别来自老朋友,网上认识的朋友,甚至我不认识的朋友。我已经尽量回应了,但不是全部。其实没有特别的意思,只是一时疏忽,或由于时间不允许,当时没回,过后忘了而已。有网友在QQ上兴师问罪,说越想越来气,我居然像没看到一样。我有点意外,也觉得好笑,就问她,你给别人生日祝福,是内心的表达,还是为了别人的感谢。她说是发自内心的,但也不喜欢看到别人无动于衷。我补了句谢谢。如果一切在这里结束,还算是挺有趣的一件事。可她心里还有气,骂我特立独行,性格怪异,眼睛长在头顶上等等。过犹不及,到了这个份上就一点也不可爱了。如果心里有火需要发泄,问问清楚再开骂也不晚。如果不说这么伤人的话,再多骂我几句我也没意见,毕竟别人没有祝福自己的义务,给,是看得起。可话说回来,我做错什么了该被你骂?做什么事是我的自由,我没有回应别人的义务吧?还自诩理性,行为幼稚得一塌糊涂。我只是没有回复一句生日祝福,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在心理活动丰富的网友那里,竟演变得如此复杂。

有一个人想挂一幅画,但没有锤子。邻居有,于是他决定去借。这时候他起了疑心:要是邻居不愿意把锤子借我,那怎么办?昨天他对我只是漫不经心地打招呼,似乎很匆忙。也许这种匆忙是装出来的,其实是对我不满。因为什么不满呢?我又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是他自己多心罢了。要是有人向我借工具,我会立刻借给他。可他居然不想借?怎么能拒绝帮别人这么点忙?还自以为我依赖他,仅仅因为他有一个锤子!我受够了!--于是他迅速跑到邻居门口,猛按门铃。邻居开门了,还没来得及说“你好”,就听到愤怒的叫声:“留着你的锤子给自己用吧,你这个恶棍!”

可以肯定,我当恶棍的日子还长着呢。

07年2月19日

桃李&不幸的幸运星&Let it be

Posted on 2007-02-19   |   In 尘嚣杂感

桃李

妈妈说买了一些李子,叫我尝尝。她已经把皮去掉了,我吃来吃去没吃出李子的味道。我说这是桃子,她说不是。我说打死我也不相信这是李子,她说打死她也不相信这是桃子。她说卖的人告诉她这是李子,我说那说明那个人错了。总之,我们没达成共识。我很困惑,不时想起这件事。我对自己说,这是小事,为什么这么介意呢?她觉得是李子,就让她那样想好了,为什么非得达成共识呢?第二天开冰箱拿东西,无意中看到整盒“李子”,上面没写是什么,我拿去问爸爸,他看了看,居然用不太确定的口吻说“应该是李子。”深受打击。这是他的独立判断,还是受了妈妈的影响?吃晚饭的时候,我灵机一动,拿出一个“李子”,把光滑的皮--妈妈认为它们是李子的原因之一--削掉,吃得只剩下布满不规则裂痕核桃状的核。我问他们,这是什么水果的核?他们终于同意,这是桃子。

记得五六岁的时候,爷爷送过我一个玩具,是一辆摩托车,上面有一个小人。有次我在玩,爷爷说我把司机的屁股弄得太靠后了,非得往前挪点。我不喜欢,于是调回原来的位置。爷爷居然生气了,非得调到他喜欢的位置,还说我不好好玩。五十多岁的人和五岁的小孩为了玩具争吵,现在想想爷爷的确够孩子气的。我也生气了,大声朝他嚷:“你什么时候见过一个人坐在油箱上开摩托车?”他想了一下,说:“你是对的。”

并不是所有的争议都能有这样完满的结局。如果爷爷认为“摩托车司机应该坐在油箱上开车”,如果爸妈都认为“李子的核是布满不规则裂痕核桃状的”,结果会完全改变。很多时候,你很确信自己是对的,但身边的人都认为你是错的,这种感觉很痛苦。当然,你可以提出理由证明自己的结论,据理力争,但很可惜,理由并非万能,因此理直气壮在黑白不分的世界简直是痴人说梦。在无数个无法争辩的时刻,我唯一可以做的事,就是默默品味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男孩的心情。《皇帝的新装》之所以是童话,在于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在现实世界,更可能的结局是:尽管手握真理,但那个小男孩受尽了非议、折磨与排斥。可一样东西是肯定的:如果他改变自己,他的灵魂会死,而坚持下去,他会成为一个男子汉。

不幸的幸运星

快过年了,单位组织吃饭。前段时间让大家投票,选吃饭的地点。组织者提醒大家,经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吃饭,一部分抽奖,也就是说,吃得越好,奖品越少。我想都不想就把自己神圣的一票投给最贵的酒楼。很遗憾,我选的那家落选了。吃饭当晚有个游戏:每张票十元,每票可以猜一次大家买票的总金额,最接近的人可以拿走全部钱。其实我没兴趣玩,但看到组织者那么热心地售票,像黄牛党似的,就买了一票。喝了一杯雪碧,让服务员加点,她说没有了。上了两三道菜,我的心都凉透了,这次亏大了。吃饭、聊天、敬酒、抽奖、节目、照相,一切井井有条。唯一不够完美的,就是MC没有抽到奖,不过只能怪自己,谁让他坐在JD的左边。JD坐我左边,抽到了无绳电话;LZ坐我右边,抽到了带扫描功能的彩色打印机;CF坐在LZ右边,奖品也是无绳电话;另一桌刚好坐我后面的一男一女,一个拿到了竞猜总金额的那罐钱,一个抽到了数码相机(SONY的T50);连同一桌正对着我的同事,也抽到了1G的SD卡。上次在香港吃饭,围着我的同事也是全抽到奖。当然,这种事有两个解释。一,一部分抽到奖的同事刚好组成一个圆,而我恰恰位于那个圈里;二,因为我是幸运星,所以围着我的同事大面积抽到奖。说实话,我更喜欢第二种解释。每次抽奖都空手而回,有点失望。不过我这个缺乏抽奖运的人,如果对身边的人是幸运星,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Let it be

了解是长期而困难的过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几乎一无所知,即使进入了他(她)的内心,恐怕误会也只会越来越深。我常对着天空倾诉,我会爱你一辈子,从来没有一个美女听到;可我小声骂句“讨厌”,却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到一大群人。这可比没有抽奖运让我沮丧多了。

“看了你许多在网上的文字,你的确是有一些才气,但是,说句实话,你的语言,特别是对于家庭感情上的一些观点,太过偏激。网络还是公共场所,你不可能让上网的每一个人都和你的生活/精神环境一样,真的希望你对你的言论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对于一个涉世不深的一个女孩子(苏柏亚注:看了很多文字,可连作者的性别都没搞清楚,极度怀疑该人的判断能力),你的很多婚姻和感情认知的确超凡脱俗,偏激可能来源于的自己父辈或周围亲密的人有非常不幸的家庭或夫妻感情经历,但是有句话说的好:幸福的家庭大都类似,可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还有:女人往往是感情因素为先来考虑问题的;你的这些片面的言辞,对一些涉世不深但是已经有十几年婚姻家庭生活历史的人,‘婚姻’略有疲劳,或刚好得了点感情的‘感冒’,就因为受了你片面的激烈观点影响,加上缺乏理性的辨别力,就对婚姻家庭彻底失去了信心,甚至认为只能和你这样的人共渡一生才能幸福,否则就是幸福无望!!

苏柏亚,今天是世界第15个精神健康日!我身边就已经有几个非常崇拜你的人面临家庭破裂,很多人即将走入(象北京的):‘回龙观医院’的道路上了。对于他们的(夫)妻、孩子简直就是灭顶之灾,这实在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

这是让我印象极深又充满困惑和悲愤的一个留言。我经常收到奇怪的留言,总要很用力地想这次自己又对谁做了什么。我从来不将网络作为攻击武器,一向都是一些网络精神分裂者躲在网络后面戴上面具用各种手段攻击我,然后一脸正气地在现实里扮演一个个感人的角色。我不明白,为什么有时候我只是稍稍开个玩笑,却有人认为我对某件事耿耿于怀;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因为某些阿猫阿狗的行为而生气,离我几千公里的小妹妹要向我解释她并不是真的讨厌我;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以为追着我写的东西看的人只有他(她)一个;我不明白,为什么不管我说什么,总会有对号入座的人。我说过那么多话,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难以想象,我可以把所有的误会--假如真有的话--一一解释清楚。世界充满误会,而我讨厌没必要的解释。相识、相知都是缘份。

07年2月9日

难忘与喜欢&为何总是这样?&那是对的

Posted on 2007-02-19   |   In 尘嚣杂感

难忘与喜欢

有位朋友留言问候我,于是回访。看了一篇文章,主人回望过去一年,发表了一点感想。她把友情链接分为几类,其中有最难忘的博友,及最喜欢的博客,我的空间属于后者。有点意思。是否最难忘的总不是最喜欢,最喜欢的却不是最难忘?

为何总是这样?

电话响了,一个陌生的号码。接了,是上次意外认识的那个女孩。非常意外,从未想过我们之间还会有联系。我不明白她为什么给我打电话,据她说是突然想起我了。我倒是希望她能说出个原因,可她没有,还告诉我她回家过年及回来的时间。以前不知道她有男朋友,联系得紧密了一点,直到她说她男朋友吃醋了。知道之后,我说我不会破坏你们的关系的,也不会追求别人的女朋友,君子一言。我讨厌暧昧的关系,不管多喜欢的女孩,不属于自己的肯定马上放手。我承认,我挺喜欢她,接完电话有点心猿意马。为何总是这样?我总是被那些看上去不大可能当我老婆的女孩想起,想想都泄气。

那是对的

小月说以后日记将放在另一个秘密花园,心事只悄悄地对上帝说。从保护自己的角度,那是对的,网络上白痴太多,敞开心扉需要承受被误解及攻击的勇气。不时会有些阿猫阿狗(因为都是用匿名指责一个叫容伟男的人,阿猫阿狗才会这样)跑来告诉我,你极端,你自恋,你刻薄(尤其对父母),你性格不好,没有女孩会喜欢你,你的婚姻不会幸福……喜欢我的很喜欢,讨厌我的很讨厌,完全是两个极端。我还没有霸道到不让别人讨厌我,我只是不明白,我又没有整天到处兜售我的思想,只是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说自己的心声,为什么总有那么一些人,一边讨厌我,一边关注我。就好像有人天天等在你家门口,然后告诉你你看上去如何糟糕,多么不完美。我的日记后面都有一段话:“苏柏亚日记极其私人化,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所记的一切仅仅是某段时间内的心路历程,并不代表本人对世界的最终认识与判断,故所有日记均不接受公众评论,谢谢理解。”成长是一个真实的过程,我接受最真实的自己,我不文过饰非。但说句心里话,对我“不屑一顾”的人,你们应该对我好一点,因为我是你们极佳的反面教材,只要你们以我为戒,你们就不会极端,不会自恋,不会刻薄;你们会有迷人的个性,良好的人缘,幸福的婚姻……计较起来,你们的成功不乏我的功劳,你们欠我的情。

07年2月6日

抱柱之信

Posted on 2007-02-19   |   In 尘嚣杂感

泪光中你的笑脸/浮现眼前
重覆着一句诺言/约在明天
但是那句诺言/已经不会实现
虽然我的思念/没有改变
多少次魂萦梦牵/你看不见
两个世界距离已经越来越远

明日约定/散在风里渐渐飘零
失约的你/可曾想起我的孤寂
明日约定/伴着你随风远去
在风里是否忘记/我们要再相聚

泪光中你的笑脸/浮现眼前
重覆着一句诺言/约在明天
但是那句诺言/已经不会实现

《明日约定》,我很喜欢的歌。曾经唱过给她听,那时我们还在一起。虽然我不迷信,但也许不该唱,一语成谶。年少时踌躇满志,整个宇宙在眼里都只是一颗尘埃,有什么事做不到?慢慢长大,发现难办的事越来越多。现在,让我再和一个女孩许一个一生一世的约定,我愿意,也会努力遵守,但对于结果,我心里没底,毕竟约定是双方的。而且违背约定的人很可能是我。为什么不呢?要是在以前,我绝对不会这样想,我只会给自己唯一的选择:至死遵守诺言。但是生活在一个各种崇高的价值观逐渐崩溃的社会,连你最疼爱的人也背弃你,人会逐渐怀疑一切。在迷惘中,我抬头寻找导航的星星。

前几天在《纽约时报》看到一篇新闻,以下这句话让我震撼:“Ms. Miller spent 85 days in jail in 2005 for refusing to testify about her sessions with Mr. Libby and agreed to do so only after he released her from a pledge of confidentiality, she has said.”Libby是美国政府的一位高官,最近卷入了一宗关于中央情报局某情报人员身份暴露的泄密案。Miller女士是位记者,因为在Libby出事前采访过他,且与他长期保持较密切的关系,常向他索取一点内部新闻什么的,于是被法院传召作证。Miller女士因为曾经和Libby有过保密谈话内容的约定,声称除非Libby同意当初的约定作废,否则不会作证,于是被关了85天,直至Libby允许她公开他们的谈话内容为止。其实这件案跟Miller女士没有直接关系,法官问什么她回答就是了,答完就可以走,可她居然为了一个口头约定,宁愿进监狱也不开口。我完全没有兴趣从司法公正的角度去评价Miller女士,我只觉得这位女士十分值得尊敬,尤其在这个时代。

《庄子·盗跖》清晰显现在脑海中:“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我深深欣赏他,虽然他很傻。可我差点忘了,奇迹总是由傻人创造的。

07年2月5日

一切从讨厌开始?

Posted on 2007-02-06   |   In 尘嚣杂感

【一切从讨厌开始?】

在小说中,常有这样的情节:男女主角互相讨厌,在讨厌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在了解的过程中逐渐相爱,最终成为爱人。不知在现实里是否也如此,反正我没遇到过,所以也无法判断那种情节现不现实,虽然真实并不是小说的功能之一。一个人为什么要讨厌另一个人?我猜无非是对方说的话做的事让自己反感吧。归根到底,是世界观、价值观等等有冲突。如果发现有个人说自己所思,做自己所想,也许马上就喜欢他(她)了。相似的人对自己有种吸引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讨厌一个人,避开他(她)也就完事了,除非避无可避。但既觉得他(她)讨厌,但却忍不住接近,这就有点危险了,因为那代表另一种更致命的吸引力。一个人面对充满未知但又令自己极度好奇的世界,可能会欣喜,可能会怀疑,可能会彷徨……而结果不可知。时间长了,那个世界对自己的影响才会慢慢呈现。如果自己的生活开始发生某些正面的改变,说明那个世界是光明的;假如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黑暗,最好还是远离那个世界,越远越好,越早越好。警告说在前面,如果还有人既觉得我讨厌,又天天来看看我,后果自负。话说回来,假如现实也像小说,我还真希望多几个好女孩讨厌我。

07年2月4日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Posted on 2007-02-06   |   In 尘嚣杂感

大盘狂跌,一片愁云惨雾,哀鸿遍野。一天之内,确切一点,不到三小时,损失四千多。从未有过这种经历,一觉醒来,亏了三千多,还没回过神来,又少一千多。可能股指太高,而大部分人都恐高,一有风吹草动立刻作鸟兽状散。本来也想退场算了,不过又觉得跟风永远没有好下场,还是先观望一下,目前还输得起,要是真输了就当交学费。不过中国股市的环境的确不好,前几天还风传某某公司今年利润翻番,今天却公布预期业绩亏损。虽然有财务报表,但财务报表水分极大。即使精通财务报表,可不真实的财务报表能说明什么?深刻感到,炒股风险实在太大。但人总要积极面对真实的世界,不管它如何不完美。我很幸运,入市后一直都赚钱。但那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运气。每个世界都有规律,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任重道远。当我成为高手,无论股市涨跌,我都气定神闲,照样赚钱。现在的我还差很远,默默对自己说:“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07年1月31日

弥补&语言

Posted on 2007-02-06   |   In 尘嚣杂感

弥补

看虾仔的博客。有天,他想臭美一下,故意考女朋友一个概率问题,女朋友果然不会,于是他很得意地向她解释。女朋友也许没听懂,反问他一个问题,他以为她故意刁难,就发了脾气,两人不欢而散。看到这,发现虾仔刚好在QQ上,忍不住教训他。女人本质就是感性的,和她们辩论什么呢。以后不要这样了啊,我苦口婆心地叮嘱。接着看。他当晚就消气了,不过突然想到,如果让我知道了这件事,肯定又会说他不会疼女孩子了。看到这里就笑了,心里暖暖的。果然是最好的朋友,连我会怎样都一清二楚。不过一看后面那句又很生气,“不过我是肯定不会向她道歉的,就冷战到明天吧。”这个混蛋,和以前的我一模一样。考虑到自己也是劣迹斑斑,纵然思想正确,也只能算是五十步笑百步。难道我就很会疼女孩子么?她心血来潮想听广东话,我都不愿意说给她听。想想我都脸红。光在心里疼没用,表现出来,让对方感受到才算。但过去的已经过去,时光不会倒流。我能够做的,只有反省自己,把对一个女人犯的错,在另一个女人身上加倍弥补。我曾经多失败,我的另一半将来就要多幸福

语言

如果我们都懂得某种语言,我们就能交流。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语言,我们只能讲一种或几种。医生有医生的语言,领导有领导的语言,罪犯有罪犯的语言……充满学术名词的世界,大部分人根本无法理解;财务杆杠系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等等同样让大部分人一头雾水;别人比我命好,我不走运,我命苦,我的人生没有希望等等是失败者的口头禅……听一个人的语言,就知道这个人属于哪个世界。如果人能够精通一切语言,就能够和任何人沟通,在所有的世界间游走。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性地学习某几种语言。而且语言有优劣之分,所以我们还要抛弃低等或者相对并非最优选择的语言。聪明的人,知道自己要奔向哪些世界,会努力学习那些世界所使用的语言。有次忘了什么是PPCR,于是问MC。我只记得后半部分,而他只记得前半部分。聊着聊着,他突然想起一件事,说上次TT来,也不知道PPCR代表什么。PPCR是我们这个职位的人使用的语言,我们不知道是失职,TT不知道却很正常。她有属于她的语言,如果她对我们每天使用的语言了如指掌,那么她更可能是我们的同事,而不是上司。懂得底层的语言并没什么不好,但如果只会这种语言,那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虽然人的能力不一样,但所有人都可以学会不止一种语言。如果对自己有期望,能学多少就学多少吧。

07年1月30日

无路可走&博弈

Posted on 2007-02-06   |   In 尘嚣杂感

无路可走

和虾仔在QQ聊天。他说要换Blog,问我有没有好介绍,我推荐了blogspot。为什么换呢,因为他转载了一篇文章,但是由于含有敏感字符无法显示,他很愤怒。我完全可以体会这种心情,但对于渔民,我已经麻木。天涯博客也是那样的,浑身都敏感,如果是女人一定很容易达到高潮。搜狐暂时还没发现这方面的问题,但界面之丑陋,标题长一点就表露无遗,可以想像这家公司的技术力量。Babel是一个开源的BBS Project,作者Livid的Blog所在的服务器无缘无故被有关部门拔掉了网线,停掉了。他伤心地写道:“So this is the land I called it "homeland", so this is the way they treat me, I’m always being constructive, I’m always being creative, I’m smart and I’m nice to everyone, I used to make wealth and knowledge for this land, but this land just cannot allow me to be a nice "good" man, so, what else can I do? ”是的,我们可以怎样呢?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中国人,都是被赶走的。

博弈

年终考核出来了,中等,不好也不坏。JW的评语依然包含半年前的那句“Eric can be more proactive to learn…”我很明白他的意思--多动手,多尝试,多探索。“反正又不会弄坏的”,他笑着说。我猜我们Team一定有人比我高分,毕竟这次我掉进了大部分人所属的群体。即使对于结果有点不高兴,也只是个人情绪。从理智的角度而言,我很清楚如果得到了很高分意味着什么。我不由得想起了《思考、学习以及做人》里面的《关于系统与环境》一文。在目前的环境,我表现很普通是正常的,因为我志不在此。我根本无意沿着目前的轨迹晋升,如此没有技术含量的也不用动脑的工作不属于我。这种维护工作,连计算机本科生都不需要。也许我平时多问问JW这个那个,寻找公司专用系统的奇怪问题的答案,他就会给我很高分,但我宁愿抽空学学其他更抽象、用途更广的东西,低分点也不在乎。我不愿意将我的前途和某间公司绑在一起。如果我在目前的岗位很出色,离开这间公司就一无是处,以及在现在的公司只是表现平平,但不管去哪,都有极广阔的发展空间,我毫不犹豫选择后者。DC面试我的时候,问我对职业有什么规划。我说我希望用五年的时间,成为一个优秀的软件设计师。他很满意。前段时间写Java的时候,我很投入,也很有动力,因为那和我的目标相关。现在不用写软件了,甚至以后也不用写了,只是装软件,维护系统,我每天都有辞职的冲动,太浪费时间了。当我离开目前的公司,我再去应聘,我说我很熟Java,别人会眼前一亮。可我说我装软件很快,可能还不如长得帅或身材好有优势。JW知道我的想法,我也不怕他知道。在我这个级别的员工里,我肯定是最不怕上级的,本来我就敢说话,加上有后路,大不了买张机票走人,怕什么呢?不过TT星期四过来,我还是不说这些了。很多想法,没有必要告诉上司。自己想好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其实我最不满的,是工作中的压抑与不自由。比如说分到一个任务,但这个任务往往都是很模糊的,没有明确的完成标准。这个还不算什么,讨厌的是JW就坐在后面,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监视之下。虽然他说让你自由安排时间,以及定计划,可是他要时刻看到你在忙。举个例子,某个任务有三天时间,我的习惯是,三天后我准时按质交货,但我在这三天内如何干是我的事情。这样的话,也许我干快点还有时间去学学金融方面的知识,自我提高一下。可他喜欢看到我时刻都在忙那件事情,忙完就告诉他,那样他可以安排新的任务。看来他经济学也学得不差,懂得充分利用资源,把我省出来的学习时间也剥夺了。如果是这样,那我就慢慢干了,干足三天。上司和下属斗智斗勇,简直就是在博弈。其实大家都没错,只是立场不同。聪明的员工,当然会考虑得长远点,用自己的资源,获得最大的利益。公司也一样,充分利用员工,为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只不过,大家的利益存在矛盾。以公司的理解,它买的是员工的时间,在这些时间内,它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这种合约,对相同工资的员工而言,越聪明的越吃亏。因为大家的时间价值不同,要长期买聪明人的时间,不是几千月薪可以做到的事情。不过合约里也没说公司买的是员工定量的劳动力,所以把“省下来的时间”去学习知识,哪怕是公司鼓励学习的内容,似乎也算不上名正言顺。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衡量一下个人的时间价值以及工资之间的差距,如果实在相差太大,越早辞职越好。我的股票两三天的波动都多于我的月薪,我想我是无法再熬一年的。

07年1月29日

手相&生命主旋律

Posted on 2007-02-06   |   In 尘嚣杂感

手相

我伸出手,问前面的哥们,究竟哪一条是感情线?有些事我想确认一下。他伸出自己的手,又看看我的手,不好意思地说忘了。我很吃惊,说你不是精通手相吗?上次还见你看书来着。他说其实当时他也只是研究了十分钟。哦,原来这样,被蒙蔽了。上次他说帮我看手相,我说好,把手递给他。他说要左手,我赶紧把右手缩回来,不明此道,惭愧。他貌似很专业地端详了我的左手好一会,然后开始摇头晃脑地分析。我没心思听其它,立刻打断他,“说感情”。他说这感情线要是偏向食指的话,说明这人重视心灵;若偏向中指,则重视肉体。我自己瞧了好一会,总觉得指向的是食指和中指之间。他不同意,说他认为还是偏向食指,这说明我还是很重视心灵的一个人。我很高兴,这结论太精彩了。不过我已经确定,手相这玩意是不准的。

生命主旋律

几天没写东西了。当初是计划每天写半小时,可一写起来往往要一个小时以上,很花时间。平常洗完澡再干点什么,往往已经十一点多,再写就得一点甚至一点才能睡。我每天早上准时七点起床,睡得越晚,睡眠时间越少。有晚心血来潮,十二点半就上了床,第二天的精神特别好,于是又多试了几天。看来这睡觉也会上瘾。吴宗宪睡觉很少,他说人总有长眠的一天,所以无需多睡。其实我睡得也很少,从大学到现在都是如此,有时候睡三四个小时就去上课或打工,顶多周末多睡会。平时都干些什么呢?读书、思考、写东西。爸爸比较“顽固”,上了大学都不准我交女朋友。我是个听话的儿子,又不爱上课,就只好看书打发时间了。不想到一头钻进去竟上了瘾,至今戒不掉,也不想戒。很多人说工作了之后就没有时间学习了,以前我也相信,现在明白了那是懒人的借口。有时候妈妈说我错过了恋爱的最佳时机,也许是吧,但大学爱情往往没结果,只图个“曾经拥有”,而我是个结果第一的人,所以也不算太遗憾。该来的总会来,只是迟点而已。再说了,就算我错过了一段或者几段刻骨铭心甚至有结果的爱情,我也不会怪我爸,他是我最爱的人。当然,他最爱的人也是我,我一直都知道。忙忙碌碌,不断奔跑,是我生命的主旋律。JD说结婚后早睡了很多,因为老婆睡得早,怕影响她休息。MC听了,感叹还是单身汉自由。我却觉得老婆实在好,简直就是一个免费大闹钟和抱枕。我是很喜欢老婆的,为了她,我愿意改变生命的主旋律--至少三年。为了补回将来那部分被幸福地“剥夺”的时光,现在只好再忙碌一点了。不过说到结婚,就像李昌镐所说,一切都准备好了,除了一样。其实我生命的主旋律也该变变了,停下来手拉手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也很快乐,不是吗?

07年1月26日

1…789…12
Eric Rong

Eric Rong

117 posts
5 categories
3 tags
© 2016 Eric Rong
Powered by Hexo
Theme - NexT.M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