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柏亚的天空


  • Home

  • Archives

  • Tags

消音

Posted on 2008-09-25   |   In 尘嚣杂感

在墨大的时候,我常和JJ(眼睛很大,不擅长唱歌)在ICT的小房间里聊天,有时候会聊到人生。他觉得人还是得认命,有的人命好,一辈子都不用奋斗,有的人命不好,这辈子就这样了。他还说人的思想由现状决定。我不信命,只信个人的奋斗,固执地认为思想决定成就,所以我总是不同意他。为了反驳,我还常常大言不惭地说,我现在就一无所有,可是这不会改变我的思想,我相信我的思想会令我比很多人拥有得更多。结果说着说着,他总会笑眯眯地看着我,说:“阿容你还是很特别的。”

一个人要坚持信念实在太难,这是为什么有信念的人如此少的原因。我们在意别人的目光,我们渴望别人的支持,除非习惯成为“非主流”(不是整天嘴嘟嘟像含着根香肠的那种),否则人总会在成长的某个时刻归队,成为“随大流”的一员。我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人,10%是差劲的,10%是顶尖的,80%是普通的。如果从小到大,90%的人都认同你,那么你很可能是个平庸之辈,因为你的所作所为符合主流群体的价值观。“思想决定命运”,如果主流群体的价值观是成功的基础,那么这个世界上将会充斥着成功人士。正因为成功人士凤毛麟角,候选人往往从占极小比例的优秀群体诞生,这些人多数有独特的世界观、思想和行为模式。这部分人,在成功之前,往往长期受90%的人排斥。

在《思想的差距》一文,我曾用一个例子来比喻思想的差距。“话说有一个原始人,他无意中进入了一条时空隧道,来到了现代社会的手术室。他看到一群医生正在帮一个病人做手术,他看到了手术刀,伤口以及鲜血。那血淋淋的场面使他很害怕,因为他以为医生们正在谋杀那个病人,而不知道医生们实际上是在拯救那个病人。谋杀和手术,这就是思想的差距。”我写《浅谈人生》前,已经看透很多东西。如果一个人要干点什么(就像一个决心把手术进行下去的医生),就得习惯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就如置身于一群带着各种表情对你高声叫喊的原始人当中)心静如水,专注于手上的事情。如果你做的事情是对的,到了最后,大部分的人都会明白他们看错了人。但绝大部分的人都很“善忘”,如果你成功了,他们会完全忘记自己当年的错误看法,某些长期排斥你的人甚至觉得你的成功离不开他(她)的功劳。一个人想干点事情,到真的干成了,整个过程充满旁人的噪音。千万不能在意,哪怕噪音来自最亲的人,做自己的精神支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在还不算长的人生里,经历了起起伏伏,身边某些人对我的评价也随着我的际遇时好时坏,包括最亲的人。写下这些文字,内心的感触很深。最近仿佛成了大红人,国内很多人赞我争气,有前途。我苦笑:我和以前那个我有什么实质区别?完全没有,我还是我。我很清醒,如果没有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找到一份很高薪的工作的事实,在很多人眼里,我仍然是个高不成低不就、前途令人忧虑的人。世界上大部分人,只关心结果,永远不看过程。在那些人为我感到担忧的时候,不会探索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不会剖析我的思想,不会观察我的行为模式,不会在乎我花多少时间进行自我提升,不会理会我如何严格要求自己,不会看我流过多少汗水。最后一轮面试的时候,CTO甚至跟我聊Occam’s Razor(奥卡姆剃刀),还让我发我的英文文章给他看,这些上帝和菩萨都不能帮忙吧?如果“上天开恩,菩萨保佑”能够帮助一个人成功,那我长期以来所做的一切岂不是多此一举?永远不要因为很多人交口称赞,就以为自己多么厉害;永远不要因为不理解自己的人很多,就对自己失去信心。人贵自知,自己能力有多强,每天都干了些什么,自己最清楚。我的思想主基调多年以前已经被某些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包括历史人物)塑造成型,我需要做的只是坚持。

每次回看自己几十万字的日记,都会更加坚定很多信念。我确信自己选择的路,以及走的方式都是对的。我还远远称不上成功人士,但我想记下自己年轻时内心的声音,在将来帮助我验证“思想决定命运”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帮助更多人找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声音,并且在它的引导下,走向辉煌的人生。

2008年9月25日

祝福

Posted on 2008-09-01   |   In 尘嚣杂感


偶尔会在晚上七点多出去吃饭。走在路上,天已经黑了,风吹在身上冷飕飕的,我常恍恍惚惚回想起在北京的那天早晨,差不多的天色,差不多的温度,她和妈妈在车站等我,但我没赶上。过完北半球的冬天,来到南半球,无奈再过一次。这个冬天好漫长,像过了一辈子。在校内无意中点了一个朋友的头像,发现这个女孩的生日居然是86年8月29日,刚好比她大4天。虽然已经过了,还是留言给她祝福。

工作已经落实了,是一个很优秀的软件公司。我一心一意扑在一家投资银行的申请上,每次面试都如临大敌,做足准备,可总是有预料不到的状况出现。而这个软件公司,我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抱着“成不成无所谓”的心态去面对,居然也连过几关,最终拿到一个条件很好的Offer。当然,现在回望那几轮面试,我已经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个软件公司并不比那投资银行差,我只是好奇,我失败是因为心态,还是那家银行不适合我?人生往往就这样,你最在意的,最终和你渐行渐远。

奥运闭幕当晚,满天的烟花,绽放的刹那,定格,像极了漫天的星星。我想起在Youtube看过的一个视频,假设一个不会死的人往太空飞去,回头看着地球,终有一天会看到类似烟花在天上定格的画面,地球只是其中的一个点。宇宙的边缘是怎样的呢?如果地球只是其中的一点火花,在亿万的火花中,会不会有另外一个“地球”,里面也有生物举行着他们的奥运呢?从这个角度而言,我相信有外星人。在人类繁衍的过程中,亿万的精子往往只有一个成功和一个卵子结合,产生一条生命,地球为什么不可以是那个幸运儿呢?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又相信地球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茫茫宇宙中的两个人,能够相识已是不易,如果有幸相知以及相爱,更应像对待生命一样去珍惜。我一直都这样想。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宇宙终将毁灭,一切都会消失,谈何意义呢?即使我在短暂的生命里,写下一部部传世的作品,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和另一个人有一辈子的美满爱情,那又怎样?一个人的思想到了这个阶段,很容易转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当然,这也是一种个人选择。但我选择另一条路,我希望保全自己的灵魂,方式是坚定自己的信念,认真对待生活,用自己的信念贯穿自己的一生。

这个世界上有灵魂的人不多。最可惜的,是出生了的灵魂,未成年就夭折。所以当我和受伤的灵魂相遇,总是忍不住安抚一番。但我只能尽力,毕竟不是上帝,我无能为力的时刻太多了。严格来说,我是个无神论者。但我对宇宙充满敬畏,内心有灵魂不死的强烈渴望。我希望当我肉体不在的时候,我的灵魂依然在某个地方快乐地游荡。如果一个人,被人欺骗了很多次,依然怀着真诚的心去相信别人,失败过很多次,依然孜孜不倦地去追求成功,被人抛弃过很多次,依然像初恋一样去爱一个人,生命之火渐渐熄灭,依然有一颗赤子之心,这个人的灵魂就是完整的。假如我能保全自己的灵魂,即使在宇宙毁灭的前一刻,它都不会感到寂寞,因为里面写满跨越时空的精彩故事。

前天买的面包,标签上建议9月2日前吃掉。的确该解决掉,不然就坏了。在这一刻,我心底有一句话,赠给一个人:希望你以后遇到的每个人,都比我更爱你。

2008年9月1日

联系

Posted on 2008-08-20   |   In 尘嚣杂感


四五岁时,在楼下种过玫瑰。虽然一窍不通,但悉心照料之下,居然种活了,还开了好多火红的玫瑰,为此我一直怀疑玫瑰是最容易种的植物。上了小学,养过小鸡、小鸭、麻雀和蚕。经历了小家伙慢慢长大的喜悦,也体会过离别的悲伤。

小学快毕业,大家纷纷写同学录。别人给我写,我也给别人写,无非都是“祝你身体健康,学业进步”诸如此类。初中、高中也不例外。某天翻看以前的同学录,突然觉得很多留言都没什么意思——把自己的名字换掉,这本同学录可以属于任何人。我们让别人写同学录,也许并不是希望记住某个人,而是为了记住别人心目中的自己。如果每人给你一句大同小异,可以赠给任何一个人的祝福,干脆一个也别写。从那时开始,懂得了“个性化”(Customization)。对于我重视的人,我总会赠送一些“个性化”的东西——它的主人只有一个。比如说,我会写下“*,我很珍惜和你同桌三年的时光……”又比如说,我会在钥匙扣上刻上她的名字,然后送给她。所以,到了我老婆的生日,我送她一个专门为她制作的网页的概率,比送一束玫瑰花高得多。

《小王子》里的小狐狸对小王子说:“对我来说,你跟成千上万个小男孩一模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跟成千上万只狐狸毫无差别。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谁也离不开谁了。那时候,我在世界上只有你,你在世界上只有我……”父母疼爱子女,除了血浓于水,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子女身上倾注了深深的爱。同样地,你很爱一个人,未必是因为那个人多漂亮,多优秀,只是因为你在她身上倾注过深深的感情,就像我对待那株火红的玫瑰,还有那些从小慢慢养大的小动物。这就是“建立联系”,这是一生一世不会改变的感情,最起码对我而言是如此。

2008年8月20日

火灾

Posted on 2008-08-17   |   In 尘嚣杂感

和QT聊天,她突然冒出一句:“**,你还是很单纯的。”我说,我把这句话当赞美了。别人我不清楚,但她说的肯定不是反话。

对生命意识淡薄甚至无生命意识的人,任由杂质不断腐蚀着他(她)的生命,从洁白无暇,到逐渐被社会的大染缸浸染得五颜六色。年纪轻轻,不再拥有激情,不再相信梦想。年轻时的Bill Gates曾在日记里写下一句话:“也许,人的生命是一场正在焚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去做的,就是竭尽全力要从这场‘火灾’中去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当年看到这句话,想了很久。的确是这样,很多人拥有的财富,如诚实、忠诚、毅力、理想、宽容、爱心等等,慢慢地被无情的火灾夺走,空余灰烬。从那时开始,我决定要自我保护。我要竭尽全力,把所有珍贵的东西,从火灾中抢救出来。

来澳洲读书前,经历了一些很黑暗的事,跟一个高中同学说起移民的打算。他对我的选择很不以为然,提醒我:“外国不是天堂”。他把我当成认为外国连月亮都圆一点的愣头青了。对我而言,外国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再说了,世界时刻都在变,要回去,一个决定而已。我回了一句:“我只是觉得另外一个优点和缺点的结合体更适合我而已。”现在,对于很多人对我的轻率判断,我根本没兴趣反驳。一听别人说你没钱,马上炫耀自己的财富是很幼稚的行为。人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到自我完善上,而不是雕刻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很多人看到别人身上的“天真”,会无知地进行嘲讽,殊不知自己才是真正可悲之人——人家从火灾中抢救出那么多东西,而你除了满身灰烬,还剩什么?

没有信念,不能坚持信念,永远也走不远。在还没有彩虹的黑暗中(见《浅谈人生(二)-- 小数定律·黑暗中的彩虹·时空分叉的小径》),我常对自己说一句话:“世界一团漆黑,我独自锦衣夜行”,哼哼薛岳的歌。

燃烧
灼热的生命
慢慢地烧
让我睁大眼睛
把一切都看清
把烟雾全部拨开
无悔无恨地走下去

燃烧
灼热的生命
慢慢地烧
过去现在未来
全在我心里
什么轮回我不管
浴火重生新的自己

喔~
山高水深
云淡风清
生命的章法
复杂的一如繁星
火凤凰的愿望
是刹那间的那个决定
而我奔窜的血液
正是那件火红的外衣
燃烧
灼热的生命
慢慢地烧
燃烧
灼热的生命
慢慢地烧
……

2008年8月17日

Professional&唯一

Posted on 2008-07-28   |   In 尘嚣杂感

Professional

虾仔正在用Java写一个游戏,让我也帮忙写点。自从大四戒掉游戏之后,基本上没再碰过,还是算了吧。突然觉得自己也应该写点东西。平时在我的论坛发帖一般用JPG格式的图片,有时候要把一大堆BMP格式的图片转换成JPG格式。虽然用ACDSee也可以批量转换,但不够方便。于是决定用Python写个批量转换BMP图像为JPG格式的小程序,在配置文件里设置存放图片的文件夹路径,一运行程序自动把该路径下所有的BMP文件转换成JPG格式。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玩意,写了几个小时才完成,而且还没解决路径不能含有中文的问题,很惭愧。看来还是不够专业。

行行出状元,不管干哪一行,只要专业水平出类拔萃,一定会名利双收。看《超级星光大道》很有感触。现场乐队实在太专业了,有时候别人随便点一首歌,他们马上就能演奏。还有一些评审,现场示范也是一鸣惊人,像马毓芬。这些都是专业水平过硬的表现。有两件事必须长期坚持:一、找到自己的行业和位置;二、不断深化行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水平。很多人猜过我的专业,哲学、经济学、文学什么乱七八糟的答案都有,就是没有人猜过计算机。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赞美,但除非我不打算涉足IT,否则这也可能是一个危险信号。

唯一

人难免有时沮丧万分,有时又觉得生活充满希望,但不管感觉如何,从那一刻算起,过去已经尘埃落定,未来却充满无限可能。人生是一场考试(见《浅谈人生》),出生那一刻是进考场,唯一的一次,死亡那一刻是离开考场,也是唯一的一次。我们的心情随着一个个“开始”和“结束”起起落落,却看不清生命唯一的开始和唯一的结束。

人生最可悲的事,是从一个大彻大悟的梦中醒来,却发现自己已经白发苍苍。你已经知道如何答题,可惜考试时间已经所剩无几。所以当我从一个个打击中缓过神来,想明白一点东西,再看看镜中依然年轻的自己,我知道自己是幸运者。

2008年7月28日

大道至简,悟者大成

Posted on 2008-07-21   |   In 尘嚣杂感

有天在煮酒论史看到有人在解读《庄子》,看了一点,觉得不错。开始还看得津津有味,但看着作者试图从“庄子”的角度,通过一个个具体例子解读当今世界,突然不想看了。我更希望作者对《庄子》原文进行“最客观”的翻译,而不是像庄周附体一样去点评这个世界,从家庭生活到职场。正如惠施对庄子说出“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别人也大可质疑作者:“子非庄周,焉知庄周意?”就算作者是庄子转世,庄子在今天的世界能混成什么样子还是未知数。庄子是千古奇才,但他的思想不是万能药。与其精通庄子的思想,还不如拥有庄子万分之一的悟性。

常常看到别人骂“陈安之之流”是大骗子,我都会为“成功学”感到委屈。我个人从成功学获益良多,它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向不少人推荐过不少我认为很棒的成功学书籍,但是只有极少数人从中受惠。也不是他们看不懂,只不过大部分人看完只是丢下一句“那些只不过是大道理罢了”,然后和以前一模一样,痛苦的继续痛苦,浑浑噩噩的依然浑浑噩噩。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这样?直到有天看了一个高人写的东西,我才恍然大悟:悟性不同。正如有人入金山满载而归,有人无功而返,即使把盖世武功的秘笈每人派一本,也只有极少一部分人会成为绝顶高手,因为大部分人不知道那些是武林秘笈,知道的又有一大部分看不懂,看得懂的又有一大部分不会练,会练的又有一大部分不能坚持。也就是说,捡到《葵花宝典》的男人,绝大部分都会变成太监,有几个会成为东方不败。(这是个很悲情的比喻,面对一个有《葵花宝典》的男人,不管他练得怎样老婆都可以起草离婚协议书了……)

我说过,在获得思想思想的思想之前,读1本书和读1000本书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相似地,没有悟性的人,一生仅仅是几天的机械重复;有悟性的人,几天的体会可能相当于别人的一生。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已经看透人生,有的人垂垂老矣依然对生活理解肤浅。我常说“心灵出生”,只有心灵出生了的人,人生才真正开始,才有了思想思想的思想,才有了悟性,才真正拥有一双腿,才能飞奔。赛场上的赛跑,是看你跑完有限的距离用了多少时间,人生的赛跑,是看你在有限的时间内跑了多远的距离。我记得是在高中时看到的这句话,今天回想,感慨万分。我奔跑了多年,从一个又一个静止的人身边经过,有的人看到我在跑,会轻轻嘲笑我。我什么都不会介意,因为早就有人说过:“看透命运的人必须承受命运的折磨”。

2008年7月21日

Internet Psycho

Posted on 2008-07-16   |   In 尘嚣杂感


四川地震那段时间,天涯开了一个“汶川地震”版块,有天突然宣布开始显示留言者的IP,顿时怨声载道,人心惶惶。虽然天涯很快取消了显IP的做法,但那段时间网民的反应实在耐人寻味。纽约时报有篇文章提到,相对以前,现在越来越多人害怕在网上暴露真实身份,所以千方百计掩饰自己网上的行为。原因各异:有的是害怕说了真话受到迫害(这些人匿名的理由最充分);有的是在网上下载音乐、电影、软件,害怕惹上版权官司;有的是在网上从事非法活动;有的是在网上做(说)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话);有的纯粹就是抱着不负责任的态度在网上胡来(比如造谣、陷害、骗人、召妓)……网络只是一个载体,背后还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如果网络变得声名狼藉,绝大部分责任在于网民。

有部电影叫《American Psycho》(《美国精神病人》),主角是年轻的华尔街骄子,表面上是个前途无限的银行家,内心却是一个嗜血的杀人狂。他是个严重的精神分裂者,这种人有个特征:有两(多)个截然不同的形象,活在两(多)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我一想到那些一上网就脱离现实,变成另一个自己的网民,Internet Psycho(互联网精神病人)这个词就会出现在我眼前。我实在想不出什么需要偷偷摸摸去干的事情,所以我更喜欢校内和Facebook这类网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网上毫不掩饰真实身份,同时也对自己的行为和言论负责的人,在生活里肯定也是个光明正大的人。那些需要隐藏真实身份去做的事,绝大部分都是见不得人的。一个人不可告人的东西越多,他(她)未必是坏人,但心理肯定越不健康。一个人网上和网下的反差越大,这个人是Internet Psycho的概率越高。心理不健康的人越少接触越好,这是我的处世之道。为什么?讲个故事。

话说有个精神病人拾到一把枪,他在小巷堵住了一个年轻人。他用枪指着年轻人的头,问了一个问题:“一加一等于几?”年轻人吓坏了,但还好没到一加一等于几都不知道的地步。年轻人战战兢兢地回答:“二”,精神病人毫不犹豫扣下了扳机,杀死了年轻人。他把枪放进口袋,冷冷地说:“你知道得太多了!”我前段时间也不幸碰到一个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闹剧的Canadian Psycho,惨遭暗算,虽然没送命,但我生命中极珍惜的一些东西被彻底摧毁了。用惨痛经历换来的经验:有问题的人,离得越远越好,因为这些人会随时毁灭你的生活,哪怕你什么错都没有犯。

Internet Psycho越来越多的背后,是现代人心理疾病越来越严重的事实。也许娶个学心理治疗的老婆是个好主意,最起码可以帮补一下家用……

2008年7月16日

进退之间

Posted on 2008-07-13   |   In 尘嚣杂感

前段时间和一个女孩聊天。她在悉尼,男朋友在国内。她说了很多两地分居的苦,这些她不说我都很清楚。总的来说,她对两地分居的爱情很悲观,已经有放弃的念头,但又对未来怀着一丝憧憬。说实在的,我不看好她的这段感情。两个分隔两地的人,即使同时抱着极大的信心和热情,也未必能走到一起,因为成功的异地恋是有条件的。但如果两个人之间没有信心,基本上没必要拖下去了,成功的概率就如中彩票头奖。

我认为很重要的几个条件:一、双方都清楚这段感情会有很多痛苦并且已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二、对于未来,两个人有共同的计划;三、每天向目标迈进一点点。缩短距离,能力很重要(详见《Key Maker》一文)。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任何地方扎根,当然选择余地就大。可是如果离开某个地方就活不了,那就只能寄望对方过来了。可是对方未必能来,即使来了,也未必有能力生存下去。总的来说,异地恋是很奢侈的行为,不是人人玩得起。就像一辆法拉利,能够试试已经很幸运,没几个人能够开回家。

但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事情又很简单。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太自私,不愿意为对方作出牺牲。现在已经不是那个会饿死人的年代了,两个相爱的人一条心,不管在哪都能幸福地生存下去。你不来,我就过去,总之得在一起。当然,肯定有人需要作出更大的牺牲,但如果连这点牺牲都不愿意,谈何将来?我常收藏家庭幸福的人写的东西,我发现这些家庭很大一部分都是异地恋的结合,甚至不乏和家庭决裂义无反顾追随一个男人的例子。我常常会想为什么。也许是历经艰辛的人,更懂得珍惜吧——珍惜一个宇宙间独一无二的人,珍惜一份来之不易的感情,珍惜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

据说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激情只有12-18个月,然后激素水平会从“我24小时都在想你”变成“让我们结婚买个房子生两个孩子吧”。对爱情有足够认识的人,能够成熟地接受这种转变。不是说异地恋走不下去的人就是花心的人(我还费好多口舌跟那个女孩解释我没有这样想,因为她觉得我不看好她就是觉得她花心……),只是有的人受不了这种痛苦,有的人没有能力缩短距离,有的人缺乏眼光去衡量回报和投入的巨大差距……不相信异地恋的人,千万不要异地恋,浪费时间而已。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相信的,多分析一下自己和对方的条件,如果认定对方是个可以托付终生的人,走到一起也在双方的能力范围之内,就一心一意走下去吧。我始终相信,对两个受过高等教育,有生存能力的人,如果真心相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他们。因为我知道,很多东西是超越时空的。

2008年7月13日

欲速则不达&郁闷排行榜

Posted on 2008-07-06   |   In 尘嚣杂感

欲速则不达

娶个老婆容易,可有多少婚姻是幸福的?短暂的幸福是可能的,长期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我至今没想明白,不幸福的婚姻,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欲速则不达,宁愿选择做“剩男”,也绝不陷入低质量、没有乐趣和希望的婚姻。不管做什么事情,人永远是最重要的因素。选错另一半,这辈子基本上毁了。曾经年少无知,在情感天地发过几篇文章,希望我的文章不会再出现在那里。那是个什么地方呢?从首页随便挑几篇文章:“我这样算不算出轨?”、“一个外地男人与上海老婆的痛苦婚姻”、“无奈的婚姻我不知道可以走多久”、“今天晚上上QQ被老婆发现了”、“8年感情的结局,明天就要离婚了”、“男友说跟同事发生过SM,我该怎么办”……现在知道了吧?

在天涯的娱乐八卦看过一个很强大的帖子,一群小孩在交流不小心看到爸妈亲热的经历。内容不讨论,反正很震撼。有个温馨的回帖是这样的:“小时候睡觉外面下雨打雷也听不到,让人搬去卖了也不知道的..长大了也好不了多少..吼吼.所以没有这种经历啊.嘿嘿.只是有天早上醒来,看到妈妈枕着爸爸的手臂,爸爸环着她.俩个人笑眯眯的在说话..爸爸还吻了一下妈妈的额头..现在,虽然老俩口上年纪了.但洗澡还一块洗的.每次他俩在进卫生间洗洗涮涮的时候.我和弟弟都好默契的相视一笑”为这样的婚姻奋斗。

郁闷排行榜

开通了“窝窝”功能。窝窝是一个网络社交平台,可以写写博客,结交一些“窝友”,分享一些文章什么的。有个东东叫“窝友买卖”,可以在里面用虚拟的货币买卖窝友。每个窝友都有一个价格,叫“身价”,刚开始是500,以后会慢慢升值。买回来的窝友,原本叫“奴隶”,可能有人反对这个称呼,现在改成了“随从”。买了随从,可以派他去干活,那样他可以挣钱。不过得时不时安抚他,不然他会逃跑。如果别人出的价钱足够高,可以把随从买走,那样主人可以挣差价。假如随从有足够多的“现金”,随时可以为自己赎身。善良的我,基于经济原因从来没有买过别人,可已经被无数个人买走过。可怜的我,常被人派去黑煤窑挖煤,每次挣100来块。幸运的是,作为“低保户”,偶尔可以从居委会大妈那里领取低收入人群生活补助金,或从政府那儿领取临时物价补贴各100来块。窝窝就这么一个玩意,很无聊是不是?的确是,有时候还让我非常郁闷。

郁闷排行榜No.3:每次我攒够钱,刚赎身,一眨眼又被买走。而且每次被人买走后,都身价暴涨,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攒够再次赎身的钱。

郁闷排行榜No.2:“型男素女”投票,这么久我才得票两张!

郁闷排行榜No.1:打开一篇分享的文章——“最专一的星座”,先看倒数第一名,双鱼座,暗喜。然后从头看起,越看越灰心,终于在第十一名发现了水瓶座。

2008年7月6日

梦想成为舵手的花心大萝卜

Posted on 2008-06-22   |   In 尘嚣杂感

一关系很好的朋友要求对我进行鉴定,并事先声明不准生气,我答应了。她说:“我觉得你有男人该有的气质,比如大度、体贴、细腻……”我还没来得及高兴,后半句来了:“但我觉得你应该是个很花心的人,不会太专一,鉴定完毕。”哭笑不得。我说,那我以后在你面前严肃一点,不开玩笑了,她断然拒绝,要我还像以前一样。一个人有本质和表象,时间可以让一切无所遁形,所以我从未担心过哪天会跑出来一堆女人说跟我有过感情瓜葛什么的。在国内的时候老被妈妈骂,就是因为太专一了,死搂着一个不放,其他的看都不看一眼。对于朋友的鉴定结果,我并不介意,但我对女孩的认识又深了一点。假设有两个男人,A人品好,学识高,有前途,有责任感,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但为人十分沉闷无趣,而B各方面都很普通,不高不帅钱不多,但是风趣幽默,跟他在一起相当开心,我敢打赌,99%的女人都会选和B在一起,剩下那1%选A的也会整天想着B。当然了,你要当面问一个女孩子,她肯定会说当然选人品好、有责任感的啊,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但她的内心多数不是这样想的,就算这样想也多数不会这样做。

前段时间有个家伙撞了进苏柏亚的空间,看了之后回去自己的地盘深刻点评了一番。他说这是他这辈子看过的最复杂的东西,不知道什么女人可以承受这样的思维重量。写着写着,跑题了,说到男欢女爱上面去了,嘴比较损,很多儿童不宜的语言都出来了。但不以人废言,这个家伙的某些观点是对的。我联想到好软件的接口,不管内部结构如何复杂,提供的介面一定要简单。就像一部功能超多的电视机,一定要简单到小孩老人都会用,不可以非得有本科以上文凭才能操纵。我以前犯了一个大错,把太复杂的东西呈现在女孩子面前,忽略了对方的接受能力。我老和人家津津有味地研究设计图,弄得人家都犯困了还在那死撑着,人家只是来看电视的啊——希望不是出来打酱油的,那样太伤自尊了。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又不怪她们。

上周三考完笔试,还不知道结果。这几天心里都有点忐忑不安,不知道下面等着自己的是什么。很多次都是怀着满腔热情去做一件事,虽然往往都成功,但也有惨痛的失败,或者历尽艰辛才成功。虽然我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承受一切失败,毕竟自己是从废墟中走出来的人,但从深渊中重新开始向上爬的感觉实在不好受,现在仿佛又站在一条分水岭。面对着未知,那份茫然只能自己承受。倒不是没有亲人和知心朋友愿意分担,只不过很多事情,说了只是把压力、痛苦等等分一部分给别人,自己心里是舒服了,但现实并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所以没必要。我以前又犯了一个大错,以为爱一个人就该和她分担一切,总是一股脑地向她诉说心里的苦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之间没什么秘密。但是很多烦恼,留着我自己咀嚼会更好。在这个问题上,我不追求平等。我很愿意分担朋友和爱人的烦恼甚至痛苦,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够不用自己的烦恼和痛苦去麻烦别人,我更愿意只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成功和快乐。人只要尚在社会中,总属于某个集体。小至家庭,大至国家,都如航行在大海中的船只,需要总舵手。没有一个总舵手会把每一个危险信号告知船上每一个人,把彷徨和恐惧写在脸上,他只会用自己的经验、技巧、勇气和毅力,让船只安然度过每一个危机,目送每一个人安全地下船。拥有一个优秀的总舵手,乘客只会记得在船舱里的快乐时光,不会清楚经历了多少大风大浪。作为一个真正的男人,需要有担当总舵手的魄力。

这两天重温了一篇很棒的东西,放到苏柏亚的天空了。软件工程有个概念叫“重构”,指在完全不改变软件功能的情况下,对代码进行优化甚至重写。程序人生,经过充电,感觉就像经历了一次重构。人有两个任务:不断认识自己,不断超越自己。不管笔试结果怎么样,我想我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当然,除了为事业奋斗,我还必须接触奇奇怪怪的女孩子。我压根就不把“男女平等”当回事,不服气的美女先光个膀子让大伙瞧瞧。话虽这么说,我很尊重女性。我常记着一句话——“夫妻是合作的”,男人女人就该取长补短,和平共处。如果我们把你们当成弱者,更加爱护你们,那不是很好嘛?偏有女人对“弱者”这么敏感,我要是女的啥也不说屁颠屁颠享受福利去了,闷声大发财。但不管女人怎么奇怪,做的事情多么不可思议,我始终对她们充满着好感。我现在不会再和女孩辩论了,以后也不会。就像跟妹妹在一块,有空逗逗她们开心,爱护她们就好。在我的人生经验里,有两句刻骨铭心的话——“好有感觉哦”和“没感觉了”,分别意味着开始和结束。这事没法用逻辑去思考,越精密的脑子越容易出错。要是下次哪个可爱的女孩再说我像个花心大萝卜,我就跟她说,你太了解我了,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开始这一段感情吧!

2008年6月22日

1…345…12
Eric Rong

Eric Rong

117 posts
5 categories
3 tags
© 2016 Eric Rong
Powered by Hexo
Theme - NexT.Muse